瘤釋放的外泌體可以通過削弱免疫效應細胞的反應和激發(fā)免疫抑制細胞的擴增,來營造一個免疫抑制的環(huán)境。瘤釋放的外泌體可以替代瘤細胞接受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從而幫助瘤細胞逃過免疫系統(tǒng)的識別。瘤釋放的外泌體可以引發(fā)炎癥,利用基質浸潤細胞的反應營造出利于瘤生長的微環(huán)境。研究表明,在過去短短的5年里,對外泌體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比較好的的進展。如今,收集并分析瘤釋放的外泌體已經(jīng)成為液體活檢的一個重要研發(fā)方向。靶向瘤釋放外泌體的治理策略將對改善病癥患者的命運發(fā)揮出舉足輕重的影響。在細胞通訊過程中,細胞分泌的大小在40~100nm之間的外泌體具有負載“貨物”并將其傳遞給靶細胞的能力。浙江細胞上清外泌體染色
外泌體含有的信號分子能反映分泌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和功能狀態(tài),甚至還會包含細胞病態(tài)相關的分子信息,從而提供了豐富的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分子源。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通過對大分子物質的轉移和傳遞調節(jié)臨近或遠處瘤生長的微環(huán)境,對促瘤生成及瘤增生、轉移發(fā)揮著不同的調節(jié)作用。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還可以通過誘導耐藥和免疫抑制來促進瘤的發(fā)展。外泌體能在4℃保存96h,或是在-70℃下保存更長時間,這些特點使得外泌體可應用于瘤的早期診斷和預后判斷。靶向瘤的外泌體的標志物可能為瘤疾病的診斷和治理提供新的指標和途徑,對高危人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理以降低或減緩瘤病例的發(fā)生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江西腹水外泌體western blot外泌體給后續(xù)實驗產生了許多障礙。
除了siRNA和miRNA,mRNA也可以作為“貨物”被外泌體運輸。研究表明,在移植了人肺中流的小鼠模型的血液和唾液中分離出來的外泌體含有中流細胞特異性的mRNA,而被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感ran的細胞分泌的外泌體中也含有EBV的潛伏期mRNA。因而,外泌體的這種運載mRNA的能力引起了中流研究者們的注意。近期,Saydam等率先報道了利用多泡體(含外泌體)負載mRNA/蛋白進行中流zhiliao的研究。研究者們利用脂質體2000或病毒載體對HEK-293細胞進行轉染,使其分泌的多泡體含有mRNA/蛋白(CD-UPRT EGFP,其中CD:胞嘧啶脫氨酶;UPRT:尿嘧啶磷酸核糖轉移酶;EGFP: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將此多泡體注射至小鼠的神經(jīng)鞘瘤處,并輔助注射5氟尿嘧啶(5-FC),神經(jīng)鞘瘤的增長被明顯抑制。
血清中的miR-122和miR-145非常不穩(wěn)定, 將血清在4 °C短期保存期間即發(fā)生降解, 這可能是由外泌體的異質性所導致的。–80 °C保存被公認是保存各種生物標本如尿、牛奶、血液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適宜的保存環(huán)境, 雖然這樣保存血漿可能產生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外泌體。4 °C保存雖然容易導致外泌體中蛋白和核酸的損失, 但卻能夠避免凍融過程造成的囊泡破壞。外泌體雖然建議保存于-80 °C環(huán)境下, 但在處理或運輸過程中有時很難維持這種低溫條件。CHAROENVIRIYAKUL等提出一種凍干法以保存外泌體, 在冷凍過程中使用海藻糖作為保護劑, 海藻糖可以提供生物保護作用, 如穩(wěn)定蛋白質、細胞膜和脂質體; 減少冷凍過程中冰的形成; 防止蛋白質以及外泌體的聚集; 減少分離和保存過程中細胞外囊泡的損失等。外泌體可以作為藥物治理的遞送系統(tǒng)。
外泌體基礎醫(yī)學和臨床應用的探索和深入研究對如何準確及高純度提取外泌體, 并完整保存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外泌體可通過差速超速離心在不同離心力下沉淀樣品中不同的雜質組分, 并在100 000 ×g~200 000 ×g的轉速下獲取較純的外泌體。差速超速離心技術被認為是外泌體分離的“金標準”, 也是目前常用的外泌體分離和濃縮方法。該方法可通過結合0.22 μm或0.45 μm孔徑濾膜進行超濾來提高產物純度減少外泌體的聚集, 其分離效率容易受到加速度、轉子類型、旋轉半徑、沉降路徑長度以及樣品黏度等多種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文獻證實間充質干細胞來源外泌體具有與間充質干細胞相似的作用(免疫調節(jié)、抗yan等)。浙江細胞上清外泌體染色
外泌體的功能取決于其所來源的細胞類型。浙江細胞上清外泌體染色
在運輸DOX的研究中,Wei等選擇了已經(jīng)在臨床上使用的未成熟的樹突細胞作為母代細胞,通過化學轉染使其分泌的外泌體表面含有Lamp2b,這種蛋白可以與αv整合蛋白特異性iRGD肽結合,使外泌體對DOX的運輸具有靶向性。將對iRGD肽靶向的外泌體和未經(jīng)靶向性處理的外泌體用DiR染料標記,并分別靜脈注射入移植了人乳腺ai細胞的小鼠體內,觀察到靶向的外泌體在注射30min后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中流組織處,在注射2h后外泌體的含量高,而未經(jīng)靶向性處理的外泌體在注射后主要集中在肝臟,幾乎很少到達中流組織處,說明對iRGD肽靶向的外泌體具有很好的靶向性。浙江細胞上清外泌體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