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器通常包括有散熱底座和設置于散熱底座上的散熱鰭片,為了提升散熱效果,目前的散熱器普遍采用薄型散熱鰭片,而由于單個薄型散熱鰭片強度較弱,容易變形,為此,需要在多個薄型散熱鰭片上安裝薄型蓋板,以增強散熱器的整體強度。為了提高薄型蓋板的裝配效率,現有技術中采用鉚合的方式使薄型蓋板與多個薄型散熱鰭片鉚合固定,如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申請?zhí)枮椋┕_的薄型散熱鰭片與薄型蓋板的鉚合結構,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裝配效率,減少人力耗費,并降低產品不良率。然而這種方式在裝配前和裝配過程中無法進行定位,各凸部與各鉚合孔之間難以實現快速對位安裝,既耗時又費力,并且,在鉚合過程中,薄型散熱鰭片容易左右偏擺,凸部容易脫出鉚合孔,從而影響鉚合安裝的質量。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有鑒于此,本發(fā)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薄型散熱鰭片與薄型蓋板鉚合的快速定位結構,其可使鉚合凸部與鉚合孔快速對位安裝,并可避免在鉚合過程中薄型散熱鰭片左右偏擺,使鉚合凸部不易脫出鉚合孔。自動化散熱鰭片廠家現貨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銅鋁合金散熱鰭片廠家
翅片部20具有散熱作用。工作時,空腔101內的液態(tài)相變工質吸收熱源的熱量后汽化,氣態(tài)相變工質迅速膨脹進而充滿整個所述封閉腔體內,當第二空腔201內的氣態(tài)相變工質于翅片部20處散熱后,氣態(tài)相變工質液化,隨后液態(tài)相變工質再次導引回流至空腔101內。另外,空腔101與第二空腔201內具有流體通道(圖未標出),空腔101內的液態(tài)相變工質吸收熱源的熱量汽化后,氣態(tài)相變工質能夠沿流體通道迅速膨脹進而充滿整個所述封閉空腔。具體地,空腔101內及第二空腔201內均設置有多個孤立部103,空腔101內的多個孤立部103將空腔101分隔形成大量相互連通的所述流體通道,第二空腔201內的多個孤立部103將第二空腔201分隔形成大量相互連通的所述流體通道。具體地,孤立部103為設于空腔101與第二空腔201內的點狀結構或塊狀結構,孤立部103由空腔101與第二空腔201相應的側壁貼合形成。另外,流體通道的寬度為2-10mm,以保證氣態(tài)相變工質能夠沿流體通道迅速流動,同時,也能夠使得第二空腔201內的液態(tài)相變工質沿流體通道流入空腔101內。作為推薦地,本實施方式中的流體通道的寬度為4mm??梢岳斫獾?,在其他未示出的實施方式中,空腔101內的孤立部103或者第二空腔201內的孤立部103還可以省略,此時。泰州水冷板散熱鰭片定制多功能散熱鰭片加裝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
圖16是本實用新型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附圖標識說明:10、底座11、溝槽12、接觸面13、條狀凸臺14、凹槽15、嵌槽20、散熱鰭片21、插植部22、連接部23、主體部30、沖壓沖頭40、熱導管41、平整貼底面。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底座10以及散熱鰭片20。該底座10的表面開設有溝槽11,以供散熱鰭片20插植,該溝槽11的開口至少一側具有接觸面12;在本實施例中,該底座10為一銅、鋁、銅基合金或鋁基合金底座,所述溝槽11的兩側形成均形成有一條狀凸臺13,該接觸面12位于其中一條狀凸臺13的頂面上,并且,所述接觸面12為水平面,但不局限與水平面,也可以為斜面;以及,所述溝槽11為間隔平行設置的多個,并且相鄰兩溝槽11之間均于底座10的表面下凹形成有凹槽14,以增大散熱面積,提升通風散熱效果。該散熱鰭片20包括有連接在一起的插植部21、連接部22和主體部23,插植部21為反折結構并嵌于溝槽11中,連接部22相對插植部21向一側延伸并至少局部抵于接觸面12上接觸。在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鰭片20亦為多個,每一散熱鰭片20的插植部21嵌于對應的溝槽11中固定,所述插植部21為經一次反折形成的u形結構。
設置于該導熱本體的本體基部外側;以及至少一第二散熱風扇,設于該導熱本體的延伸部外側。但上述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內殼將散熱裝置與控制電路板分隔,使得散熱裝置無法對控制電路板進行散熱,無法達到散熱;2)主要依靠散熱孔將顯示設備內的循環(huán)熱風進行排出,但是散熱孔的出口與第二散熱風扇的風向垂直,不利于熱氣的排出。3)散熱裝置中的散熱風扇設置于導熱本體的本體基部的基部背面外側上方,這樣設計使得散熱風扇占據了顯示設備大量的橫向空間,因此,顯示設備的體積會變得比較大,這無疑加重了顯示設備擺放場地的租金成本;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滿足實際的需要。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顯示設備的熱管散熱結構,該散熱結構能夠實現將顯示設備中的熱量進行高效地排出,同時,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顯示器過厚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顯示設備的熱管散熱結構,包括殼體、顯示裝置和散熱裝置,所述殼體設有安裝槽、第二安裝槽和第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和第三安裝槽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兩端,所述安裝槽的后側開設有多個散熱孔。自動化散熱鰭片發(fā)展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顯示設備的熱管散熱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戶外大屏顯示器的熱氣難以排出裝置外以及顯示器過厚的問題,實現了高效且的散熱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圖1~6所示,一種顯示設備的熱管散熱結構,包括殼體1、顯示裝置2和散熱裝置3,殼體1設有安裝槽11、第二安裝槽12和第三安裝槽13。多功能散熱鰭片設備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泰州水冷板散熱鰭片定制
自動化散熱鰭片口碑推薦哪家好,誠心推薦常州三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銅鋁合金散熱鰭片廠家
所述顯示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槽內;所述散熱裝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二安裝槽的若干個導熱管本體以及其延伸至所述安裝槽的延長部,所述顯示裝置與所述導熱管本體連接,所述導熱管本體內裝填有工質,所述導熱管本體的底部和延長部在靠近所述殼體背面的一側均設置有散熱器,另一側設置有若干個散熱風扇,其中,位于所述延長部的多個所述散熱風扇均與所述散熱孔對應設置。在本實用新型中,導熱管內的工質可以吸收來自顯示裝置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以及戶外太陽光輻射傳至本實用新型中的熱量,利用工質的吸放熱相變特性,可快速地將熱量傳導到延長部處的散熱器,散熱器在散熱風扇的風力作用下將熱量排出散熱孔外,實現了高效散熱的效果,其中,位于延長部的散熱風扇為外風機,用于將熱量排出設備外,而位于導熱管本體底部的散熱風扇為內風機,用于設備內部的風力循環(huán),它們均為調速風機,可以根據機箱內空氣的溫度進行溫控調速控制,在滿足散熱同時實現節(jié)能降噪。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顯示設備的熱管散熱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散熱器具有散熱片,多個所述散熱片均布于所述散熱器的表面。增設散熱片,可以增大散熱器的散熱面積,提高散熱的效率。南京銅鋁合金散熱鰭片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