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足三里穴:滋補身體勝吃老母雞“足三里穴”古稱“長壽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腧穴,位于犢鼻穴下3寸。足三里是全身的強壯要穴、急救要穴和肚腹疾病的常用穴。凡脾胃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不足,氣血虧損所致的臟腑、肢體虛證均可取本穴?!叭幗谎ā睘樽闾幤⒔?jīng)腧穴,位于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是肝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的交會穴。灸大椎穴:消退感冒發(fā)熱“大椎穴”屬督脈腧穴,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在項下背上正中,為手、足六陽經(jīng)與督脈交會穴。艾灸風池穴位:對頭疼,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等疾病有防治。艾灸可以每天灸嗎
艾灸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1)灸天突、百會穴后,腦血流圖的若干指標均有明顯變化,提示艾灸可以起到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管彈性,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腦循環(huán)的改善可加速患者大腦功能和腦細胞代謝的恢復,可提高記憶,改善睡覺質量,使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2)灸足三里、三陰交、曲池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流凝聚。日本金萬淳夫等觀察艾灸對健康人血流凝固力影響時發(fā)現(xiàn):艾灸后l~3小時可見血凝固時間有縮短傾向。艾灸足三里可使纖維蛋白原明顯下降。(3)艾灸不僅使施灸部位灼熱溫暖,局部血容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且可以改變全身的情況。艾條溫和灸和文柱隔姜灸左側足三里穴時,發(fā)現(xiàn)因施灸而引起的局部溫熱或灼痛,皆能很靈敏地反映在右手示指、中指容積曲線的變化上。艾灸常用什么穴位中骯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
艾灸中的隔蒜灸 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然后置于應灸俞腧或傷處,然后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guī)定的壯數(shù)。此法多用于醫(yī)治瘰疬,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癥。艾灸中的隔鹽灸 用純凈的食鹽填敷于臍部,或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醫(yī)治傷寒陰證或吐瀉并作,中風脫證等。艾灸中的隔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放在應灸腧穴或傷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guī)定壯數(shù)為止。多用醫(yī)治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癥。
合谷穴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诙乒菢飩鹊闹悬c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位。取穴位方法:伸出右手,將拇指和食指分開,展露虎口,把左手拇指橫紋放在右手虎口處,向下按住,拇指點所指處就是合谷穴位(向下按壓有脹痛感)。左手合谷穴位取穴位與右手相同(合谷穴位在手背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緣中間凹陷處,)。主治疾?。喊l(fā)熱、頭疼、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歪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痛經(jīng)、經(jīng)閉等。陽陵泉穴位:位于于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取穴位方法:取穴位時應側臥或仰臥,陽陵泉穴位于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腓骨小頭稍前下方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側,膝關節(jié)下方的外側有一個高點(腓骨小頭),從高點的前下方大概1寸左右有一個凹陷)。主治疾?。喊肷聿凰?、麻木、膝臏腫痛、坐骨神經(jīng)的痛、脅肋痛、口苦、嘔吐、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癥,膝關節(jié)炎等。腎俞穴取定穴位時,通常采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shù)诙导幌?,左右二指寬處?/p>
內關穴位: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取穴位方法:取穴位時先攥一下拳頭,可以看到手部有兩根筋,內關穴位在這兩根筋中間,然后放松手指,腕橫紋上2寸、兩根筋中間的點就是內關穴位。主治疾?。?。心痛、心悸、胸悶、胸痛、胃痛、嘔吐、睡不著、癲癇、上肢痹痛、偏癱、手指麻木等。列缺穴位:位于人體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以取穴位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jié)的寬度為1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取穴位方法:取此穴位時應正坐或仰臥,微曲肘,側腕掌心相對,列缺穴位于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主治疾?。簜L外感、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齒痛、遺尿、尿血、**痛、上肢不遂、手腕無力或疼痛等。艾灸風門穴位:主治一切風證,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風、面癱等。第四代艾灸供貨商家價錢
艾灸足三里:具有健脾胃,助運化,調氣血,扶正氣,壯元陽,去風邪及強身壯體益壽的作用。艾灸可以每天灸嗎
艾灸穴位圖解:灸氣海穴:調理沖任“氣海穴”是膏之原穴,屬任脈,位于肚臍以下正下方1.5寸(2橫指寬)處?!澳I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穴,為腎的背俞穴,為腎之氣輸注之處,內通于腎臟。艾灸穴位圖解:灸脾俞穴:促進營養(yǎng)吸收“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穴,為脾的背俞穴,是脾之氣輸注之處,內通于脾?!吧碇ā笔嵌矫}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身柱穴即為全身支柱之意,接近肺臟,通于腦髓,能通陽,補益虛損,是重要的保健穴位。艾灸可以每天灸嗎